當綠色發展成為社會一致共識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社會上各個行業正在掀起一場綠色技術革命。在現代企業行業,“新能源”已經成為當下曝光率Z高、Z為消費者所熟知的“熱詞”,新能源正在發動著現代汽車業的顛覆性革命。
這場革命絕非簡單意義上的概念炒作,它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國外汽車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已經先后出臺了明確的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屆時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將是生產和消費的主流選擇。
在國內,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向媒體表示,我國的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正在研究和調研之中。未來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占有比例,將處于持續增長的進程中,預計2020年要超過10%。
在苗部長講話的背后,是令人振奮的數據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Z新統計數據,盡管2月國內汽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呈下滑之勢,但新能源車卻保持高速增長,產銷分別為39230輛和34420輛,各增長了119.1%和95.2%。而在2018年的前兩個月,全國新能源汽車共生產81855輛、銷售74667輛,同比分別增長225.5%和200%。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總量分別為56706輛和50253輛,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168.4%和164.3%——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歷過漫長的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偏好已經開始養成,當前行業已經進入了政策和市場共同發揮作用的階段,龐大的市場消費潛力將進一步激發。
我們不得不相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已經來了。伴隨著行業未來的到來,是蜂擁而入的“淘金者”:除了傳統汽車制造企業都在積極探索通過技術升級和技術創新發力系能源汽車外,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汽車配套企業乃至IT企業都在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介入市場,成為“分蛋糕”者。
吉林微爾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參與者之一,2015年,公司開始進入新能源領域,并成立北京華普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擬通過自主設計研發的E2T商業模式整合優秀資源,通過“微爾服務體系”戰略統籌各類市場要素,完成生產源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效果。以惠己式消費模式引領未來終端市場的服務與運營,傾力打造出一個新能源行業共贏體系,為廣大終端客戶群提供通暢便捷的服務平臺。
2017年9月,隨著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電池、電控、電機三個核心領域技術突破,吉林微爾創始人廉生羽全身心投入到新能源汽車中,注冊成立了吉林省微爾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短短三個月,廉生羽帶領團隊遍訪國內主流整車廠和充電樁企業,完成了上游車樁相隨的資源整合。同時,公司精心打造的“微爾聯盟中國運營中心”在全國五百多個城市落地生根,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國性架構臻于完善。
作為一個理念超前、模式創新的全國性的綠色新能源汽車運營平臺,微爾聯盟基于互聯網+各類增值服務+移動互聯所形成的E2T模式為全國首創,依托平臺廣大終端運營商和消費者都能獲得前所未有的價值體驗,而這,正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擘畫著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場景。